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多措并举提升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
为切实保障畜牧、水产学科研究生培养质量,强化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规范,动物科学技术学院近2个月连续开展导师培训、论文修改督查等多项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提升专项工作,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
一、强化导师培训
学院特邀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生处王皓宇处长来院开展导师专题培训,培训围绕“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导师责任与管理”等核心议题展开。会上,王皓宇分享了研究所通过设置多元考评体系及激励措施强化导师对学位论文指导的经验做法。此外,学院多次召开党政联席会议和研究生导师专题会议,深刻剖析研究生学位论文存在的共性问题,如部分论文撰写不规范、实验设计逻辑性与严谨性不足、对预答辩/盲审/答辩专家意见修改不到位,甚至存在选择性修改等问题。基于问题和目标导向,学院制定了《畜牧学科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提升专项工作方案》,明确以初审和复审两轮审查为抓手,细化各环节工作要求,确保学位论文修改审查工作科学有序开展。
二、成立初审小组审查学位论文修改
在学位论文修改审查的初审环节,学院精心组织科研经验丰富、论文写作能力较强的4位年轻教师组成初审小组,对学院2025年上半年的111篇学位论文分批次展开审查。审查工作重点查阅预答辩、盲审和正式答辩3个环节中专家提出的论文修改意见是否全部修改,或做出合理说明。
审查过程中,小组成员秉持严谨、负责的态度,采用“交叉互审+集中研讨”方式,逐字逐句审阅论文修改内容,不仅仔细查阅学生是否按照专家意见认真修改论文,也认真推敲论文逻辑是否合理、数据是否支撑结论。对于存疑的地方,小组成员通过查阅原始数据、咨询相关专家等方式进行溯源核实。初审完成后,小组成员通过建立电子版问题清单和纸质版批注两种方式,列出所有学位论文需要改进的问题,并一对一进行精细化反馈。据统计梳理,初审阶段共发现各类问题25项,包括参考文献格式、图标使用、数据合理性等。
三、学位分委员会复审把关
初审结束后,学院成立由院学位评定分委会和部分学术委员会成员组成的复审小组,于5月27日和28日连续两天逐一听取了所有毕业研究生的学位论文修改汇报。为确保审查全面深入,学院专门制定了详细的复审流程,要求每位毕业研究生通过PPT形式,系统阐述对专家意见(预答辩/盲审/正式答辩)的修改说明,详细汇报学位论文修改情况(要求在学位论文中用不同颜色标注修改内容)。汇报结束后,复审小组老师围绕修改内容进行现场提问,并结合论文实际情况进行深度剖析与审查。
四、问题反馈与整改
针对审查中发现的问题,学院组织召开问题反馈会,将问题逐一反馈给相关学生和导师,形成《学位论文终审问题与整改清单》,明确提出修改要求和指导建议。为确保整改工作有效落实,学院建立了“学院-导师-学生”三方联动机制,即学院跟踪整改进度,审查终稿论文修改情况;导师作为第一责任人,全程跟进指导论文修改;学生根据清单,认真修改论文。此次学位论文质量提升专项工作,不仅帮助学生发现了论文中存在的不足,更为他们提供了宝贵的改进方案。
下一步,学院将统一组织研究生开题和中期考核,加强论文开题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审查,加强研究生学位论文全过程管理。学院还将持续深化导师培训与学生日常教育,不断提升导师指导能力,加强学生日常监管,加强学术道德教育,切实提升畜牧、水产学科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学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