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三抓三促”行动开展以来,学院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盯 “三抓三促”行动举措任务,认真推进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见效,奋力打造专业素质过硬的教师团队,培养勤学实干的学生队伍,为推动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政治保障。
一、抓实干促发展,从“立志须躬行、实践出真知”中提升学生专业认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为提高本科生专业技能水平、增强专业自信、锻炼学生的就业技能、加深学生对畜牧养殖业的认知,9月4日,由学院肉牦牛产业技术创新团队负责人胡江教授、团队成员刘婷和石斌刚老师带队,组织了2021级本科生赴临夏市燎原乳业集团开展专业综合实践。到达目的地后,养殖基地负责人张保中对老师同学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带领老师同学们参观了公司生活区和生产区。同学们随即投入了教学实践活动中,参观了奶牛的养殖、犊牛的日常保健、饲料处理与加工、病牛诊断、机械化挤奶与鲜奶处理等一系列流程,后在经过了一天的系统培训后便开始了生产实习。参与实践活动的同学分为4个小组,分别跟随不同的产区进行实习。同学们分工明确,有条不紊的进行各项工作。其中,犊牛产区的同学在部分负责人引导下给新生犊牛进行保健工作;繁育区的同学则学习如何对适龄母牛进行同期发情处理及冻精人工授精;资料区的同学负责对各区的机械化器械进行管理和控制;兽医区的同学跟随部分负责人学习对病牛进行诊断、配药及注射。
我院一直以来都秉持实践与教学相结合的原则。本次实践教学正是一次深入实践教学的生动实例,也是学生们宝贵的学习体验和经验积累,解决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片面化、理论化严重的问题。通过本次实习,同学们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和加强。


二、抓学习练本领,从“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中提升学生专业素养。
10月28日至29日,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动物科学专业技能大赛在南京农业大学举行,此次大赛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动物生产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动物科学专业技能大赛联盟主办,南京农业大学承办。来自全国68所高等农林院校的近700名师生参加大赛。
我院自7月开始组织师生备赛,经过学院初赛,确定了参赛同学名单,之后根据比赛科目,由对应专业老师带组培训,期间系统学习了畜牧场规划设计、掺假鱼粉鉴定、鸡的采精、精液品质检测及人工授精、猪的外形评分,活体背膘厚与眼肌面积测定等科目的操作和相关知识。经过了三个月的备赛培训,我院代表队于10月27日到达南京农业大学参赛。赛制设置4个单项比赛和团体评分。我院动物科学专业2020级李文昊、郑雯心、李旭杰、王楷、杜博组成学生参赛队,在指导教师胡江、蔺淑琴、刘婷、王鹏飞、李明娜、刘旺景、高小莉、李讨讨老师的带领下,与全国67家开设动物科学本科专业的院校同场竞技,展现了我校动物科学专业学生良好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获团体一等奖和单项一等奖1项。

三、抓教育促提升,从“日积月累、知行合一”中提升学生实践技能。
8月4日至7日,由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办,中国农业大学和宁夏大学联合承办的“强国杯”第五届牛精英挑战赛在宁夏银川举行。本次挑战赛汇集了全国46所农林高校的76支肉牛、奶牛组代表队,超600余人参加。
全国牛精英挑战赛已成功举办五届,旨在通过实践性学科竞赛,促进研究生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相结合,我院立足学科特点,经过层层选拔,组建了由8名研究生组成的肉牛组和奶牛组两支队伍参加比赛。由院长胡江带队,在刘婷、赵志东、石斌刚、刘旺景四位老师的全力指导下,参赛选手多次前往甘肃燎原乳业集团和寰宇种植养殖农业合作社进行牧场实操培训,期间开展了饲料原料鉴别、TMR评定及宾州筛操作、青贮饲料质量评定、牛的体况评分、畜牧场规划等方面的学习和实际操作,为参赛队伍夯实实践技能基础。在为期3天的比赛中,我校参赛选手充分展示了“教育素养高,实践能力强”的风采,在牧场操作考核和评估答辩环节均得到了评委们的认可与赞赏。我校肉牛组、奶牛组代表队分别获得团体二等奖、三等奖,学校获“优秀组织单位”奖项。
我院积极推动教学与实践结合、教学与竞赛结合的育人模式,积极组织和参与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干中学习技能,在竞赛中提升综合素养,积极营造多元、实际的教学氛围,牢记育人职责,落实真抓、实抓、想干、真干的三抓三促精神。
